升息意思是什麼?升息對投資者的影響?

8 分鐘
更新於 2023-6-13 08:57
Alison Ho
coverImg
來源: DepositPhotos


如果最近你有在關注新聞就會發現,各國升息的新聞頻頻發出,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影響股市的新聞不斷報導。升息或降息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新聞,也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。這裡所說的影響不僅僅是對你的借錢產生的影響,還會對工作報酬、購買商品、投資等等都會產生影響。


本篇文章就來講講升息、降息有關的知識,以及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如何應對當下升息的形勢。

什麼是升息/降息?


升息是指提升基準利率,降息的意思則是反過來降低基準利率。無論升息還是降息,都是央行控制貨幣數量的一種手段,也反映出央行對利率的態度。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基準利率,控制對社會層面的貨幣供給,從而影響物品價格和勞動力市場。


▶ ▶【名詞小貼士】:

  • 中央銀行(Central Bank):維持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,實施政府計劃的財政政策。包括管理&監督國家貨幣的生產和分配,調整貼現率等促進經濟和就業增長

  • 基准利率(Basic Interest Rate):中央銀行基於各方面的需求和宏觀因素設定的一個百分比值,旨在給出一個信貸利率指導。在美國,基準利率也被稱為聯邦基金目標利率

  • 隔夜拆借利率(Overnight lending rate,美國稱為聯邦基金利率):假設銀行有1000萬存款,聯準會要求最低持有10%(100萬)的準備金,其餘900萬可以借給外界。當銀行發現自己的準備金低於100萬的監管要求時,他會向其他銀行借入隔夜資金滿足100萬的要求。而對方銀行會收取利率,這種短期的利率被稱為隔夜拆借利率。

  • 重貼現率(Rediscount rate):銀行可以直接從央行借款的利率,一般用來滿足銀行短期流動性的需求。與銀行之間拆借的隔夜拆借利率不同,重貼現率可以理解為是聯準會借款給銀行的利率。


▶ ▶ 升息/降息操作原理


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呢? 以美國中央銀行聯准會(美國聯邦准備係統,Fed)的操作為例。


當國家經濟放緩或者停滯時,Fed會降低隔夜拆借利率,使銀行們能以較低的利率相互借款。因此銀行們就可以再以較低的利率借給個人或商業機構。這樣就會創造出一種較低的利率環境,鼓勵消費者借貸。


反之,當經濟環境出現惡性通膨時(例如現如今的美國就是這樣的情況),Fed會提高利率,因此銀行無法以較低的利率借到錢從,而也會收緊對公眾的借款,即提高借款利息。而這時較高的借款利息會降低消費者的支出。


每個國家升息和降息的手段不一樣,我們剛剛舉的美國央行,是通過調整隔夜拆借利率來控制利率目標,升息會直接提升大眾的借貸成本。而在台灣,則以調整重貼現率,影響央行和銀行之間的借款利率來控制國家的利率目標。台灣使用的重貼現率升息對銀行的影響有限,但是表達出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。


▶ ▶ 升息/降息的主要區別



降息

升息

定義

降低利率

提升利率

經濟環境

經濟蕭條或衰退

市場熱錢過多,通膨過高

目標

鼓勵公眾消費,刺激經濟

讓借款成本更高,抑制投機熱錢

政策態度

寬鬆,鴿派

緊縮,鷹派

資金

借款人:成本降低

貸款人:收益降低

借款人:成本升高

貸款人:收益升高

決策者

中央銀行

「資料來源:阿浦美股整理」


▶ ▶ 升息/降息的單位?


一般我們會使用“基點”、“半碼”、“一碼”等專有名詞來說升息或降息的數據。這裡來簡單的了解下:


  • 基點(Basis Point,簡稱BP)是以0.01%為單位,例如50個基點,換算成百分比就是0.5%(0.01%x50)

  • 升息半碼是增加12.5個BP,換算成百分比則是0.125%(0.01%x12.5)

  • 升息一碼是增加25個BP,換算成百分比是0.25%


懂了這幾個定義,相信大家就能自己推出1.5碼、2碼、3碼分別是多少。像聯準會在去年6月、7月、9月、11月分別加息3碼,我們就可以知道分別加息0.75%,也就是75個基點。

為什麼要升息/降息?


通過上面對升息/降息的定義解釋,我們就能看出央行控制利率實際是為了刺激/減緩經濟增長,使市場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。


▶ ▶【名詞小貼士】:

  • 通貨膨漲(Inflation):簡稱通膨,是指物價增長隨之購買力下降。比如,去年一個蘋果$1,由於通膨很嚴重今年變成了$2。但是我們的薪水沒有變化,今年和去年都是$10。那麼相對於物品價格,我們的購買力下降了。嚴重的通膨會使大眾的購買力急劇下降,從而給經濟造成負面影響。


▶ ▶ 升息為什麼可以抗通膨?


以下圖為例,我們來簡單解釋下為什麼要升息,當物價水平控制不住時,央行會進行升息,這樣借款的成本就會升高。比如以前貸款利率為1%,那麼如果你借$100萬,每年需要支付$1萬的利息。但是當利率變高到5%,同樣借$100萬,每年就需要向銀行支付$5萬的利息,這時大眾會不願意借款,更願意把錢存在銀行裡。這就意味著對市場中的商品需求減弱,需求減少勢必會使商品價格降低以刺激需求。這樣的方式操作下來,整體的物價水平降低就可以抑制住通膨。

升息原理圖

(圖源:阿浦美股自製)


上圖中就解釋了為什麼升息可以抗通膨。但這裡我們也能夠看到,當各項需求減弱的同時,企業不需要那麼多人去進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,這就會造成裁員,那麼也會增加失業率,減緩經濟增長,甚至會帶來經濟危機。因此升息雖然可以抑制住通膨,但同時也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蕭條。


▶ ▶ 什麼時候需要降息?


那麼央行會在什麼時候降息呢? 當經濟蕭條的時候,大家都不願意花錢。那麼央行會通過降息的手段刺激經濟。此時貸款利率很低,甚至有時候接近0%,這就意味著,大眾借款花錢沒有什麼成本,而將錢存在銀行沒有很高的利息。那麼無論企業還是民眾就會更願意去花錢而不是存錢。更多的需求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去工作填補需求,企業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增長。


降息原理圖

(圖源:阿浦美股自製)


例如,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席捲,美國失業率驟升。此時Fed的態度就是大幅度降息,2020年3月份,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區間設定在0%~0.25%。這種操作鼓勵大家花錢刺激消費,兩個月後,衰退結束,美國經濟再次恢復增長。

影響升息的因素有哪些?


  • 經濟情況

從短期來看,市場的經濟情況決定了是否升息。例如在美國,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會定期觀察情況從而決定是否提升隔夜拆借利率,調整貨幣的供應量。這種方法能夠調整貨幣的流動性以確保物價和勞動力的穩定。一般來說,當經濟過熱時會升息,當經濟疲軟時就會降低利率。


  • 通膨率增長

通膨率如果增長太高,也會提高基準利率去控制通膨。像最近美國物價瘋漲,FOMC決定升息就會提升貸款利率。這種方式就會使大家更願意把錢存在銀行,因為升息能夠獲得更高的報酬;同時不願意借貸去消費,因為貸款成本會很高。通過貨幣的收緊,從而冷卻熱錢,降低通膨。


  • 市場需求

從長期來看,升息或降息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的。許多利率會和美國長期國債利率相關聯,並不取決於隔夜拆借利率(即聯邦基金利率)的變化。如果對國債的需求降低,就會推動利率升高,相反,需求較高則利率會變低。像很多信用卡貸款利率、汽車貸款、甚至是抵押貸款等產品,都是由國債的利率去決定的。

升息影響是什麼?


  • 經濟活動的影響

升息後,借貸的利息變高,人們開始不願意借錢去購買大件商品,比如房子和汽車。這不僅影響到消費者,同時也會影響到各行各業的運轉。不消費意味著企業需要減少支出,降低購買新設備新廠房的投入,甚至可能會裁員。這使得經濟增長開始變得緩慢,企業不得不調低商品價格以刺激更多的人去購買商品。因此,升息常常被用作抑制高通膨的手段。


  • 投資市場的影響

升息會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能力,因此很多企業會業績下降從而導致股價下降。尤其是高增長的公司,由於借貸成本升高,沒有大量資金推動增長,股價會下跌的更嚴重。而債券市場則會更具吸引力,大家會認為這是一種更安全的投資選擇。此時的債券價格會下跌,收益回報會提高。


  • 外匯市場的影響

升息時投資者會將注意力從股票市場轉移到債券、儲蓄、外匯等領域以獲得更高的回報。這意味著資本很有可能對外匯的需求增加,而需求增加則會帶動外國匯率的提升。尤其是當各國家的加息力度不一樣時差距最為明顯。下圖中可以看到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:2022年隨著美國聯準會的大幅升息,美元走強,兌台幣的匯率也有所提升。


2022年初至今升息與匯率對比圖

橘色為聯邦基金利率走勢,紅色為美元兌台幣匯率走勢

(圖源:阿浦美股自製)

台灣歷史升息數據及分析


▶ ▶【名詞小貼士】:

  • 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:可以理解為通貨膨脹的依據,代表了大眾購買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平均情況。如果物價指數很高,就意味大眾的購買力變低了。


(圖源:財經M平方

 

近兩年,受到新冠肺炎的後續影響,全球通膨率都在逐步走高,而台灣也不例外,物價指數(CPI)在22年中上漲至近10年來最高。因此,台灣央行持續升息以維持物價穩定,抑制通膨率。2022年全年,累積升息2.5碼。由於通膨率依然沒有降下來,CPI連續19個月維持在2%以上,2023年升息加碼仍在繼續,三月底央行再次決定升息半碼將重貼現率提高至1.88%。


台灣升息日期

基準利率變動

重貼現率

2020.03.20

降息1碼

1.125%

2022.03.18

升息1碼

1.375%

2022.06.17

升息半碼

1.5%

2022.09.23

升息半碼

1.625%

2022.12.16

升息半碼

1.75%

2023.03.23

升息半碼

1.875%

2020-2023年台灣央行升息紀錄

(圖源:市場數據,阿浦美股整理)


儘管出口貿易疲弱導致很多人猜測2023年不會持續升息。但央行3月份表示,物價增長的趨勢是長期而非短期的情況,因此穩定通膨才是重點。以目前還未降下來的CPI數據來看,未來台灣升息還是很有可能持續加碼。


(圖源:財經M平方

美國歷史升息數據及分析


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近5年走勢圖

圖源:Fred


從2019年開始,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,美國聯準會擔心會不利於美國經濟的增長因此開始了3次一碼的降息。而到了2020年初,新冠肺炎襲捲全球,美國肉眼可見的出現了經濟衰退,失業率攀升。因此聯準會由加大降息的力度,一次2碼,一次4碼將利率降到了0%~0.25%的範圍內。這極大刺激了美國2020~2021年初的經濟發展。


(美國CPI近5年走勢圖,圖源:Fred

 

而到了2022年6月,美國物價指標達到了4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。聯準會又開始降息來抑制不可控的通膨增長。近一年的時間裡,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了近5%。未來一段時間內,可能還會繼續小幅提升利率。

日本歷史升息數據及分析


16836232685588

2017~2023年日本十年公債殖利率及殖利率區間走勢圖

圖源:路透社

 

和台灣、美國不同,日本近幾年的策略則是不升息,試圖通過低利率刺激經濟發展。但是到了2023年事情出現了一些變化,2022年底日本央行宣布將公債殖利率區間(YCC)從正負0.25%擴大一碼至正負0.5%。這種調整其實就是日本的變相升息,通過擴大區間來向市場表明央行的態度從量化寬鬆到稍稍緊縮。而此消息也影響了匯率的走勢,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。

投資者在升息局勢下該如何配置投資組合?


(1)投資股票

對於大眾來說,升息局勢下似乎不應該投資股票,而是應該將資金放置在債券中更加安全。但是華倫巴菲特缺認為,當利率高時購買股票才是正確的選擇。巴菲特認為,雖然升息對股價產生的是負面影響。但是利率下降時,投資者在高利率時投資的股票卻可以搭乘順風車,股價會一路飆升的更多。

16836236341389

2003~2023聯邦利率和標普盤走勢

(圖源:Microtrend


從歷史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,近20年間聯邦利率(橘色線)2007和2019年2次升息,標普500(藍色線)會隨之下跌。而降息後,標普500都會迎來一波大漲幅。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這個策略,順應升/降息策略投資股票,便可以像華倫巴菲特所說的,收穫更高的回報率。


註冊Mitrade尋找更多股票交易機會 > 



(2)尋找高殖利率股票

高殖利率股票也成為了近幾年投資者熱捧的投資標的。對於股票市場來說,升息時股價向下波動很大。除了盈利能力很可能會下降,股票估值也會降低。而高股息的股票則成為了許多投資者的更優選擇。一方面,有能力派息的公司意味著更具有長期穩定盈利的能力,是一個優質的投資標的。另一方面,相對於股價在升息情況下的波動,股息更加穩定,投資者能夠定期獲得固定的收益。更多關於殖利率的投資知識可以點擊這裡


(3)投資美元

從圖中我們能夠看到,隨著美國提高聯邦基準利率,美元對其他貨幣走強。儘管其他國家也大多都實施了貨幣緊縮政策去對抗本國的通膨,但由於美國大幅加息,抵消了其他國家的政策影響。因此,當美國加息幅度超越其他國家時,可以考慮順勢投資美元,因為此時的美元將會大幅升值。


16836236654614

聯邦基準利率與各國匯率走勢圖

(圖源:美國勞工統計局


註冊Mitrade尋找投資美元的交易機會 > 

總結

【快速回顧】


  • 升息是指基準利率的上升,每個國家升息的指標都有所不同,但目的是為了管控貨幣供給,保障穩定的通膨率和就業率;

  • 短期來看,升降息取決於經濟情況,各國央行會控制利率;長期來看,升降息是市場需求所決定的;

  • 升息不僅僅影響經濟活動,而且也會影響我們的投資行為。投資者可以考慮在升息局勢下去抓住債券投資、高殖利率股票投資以及外匯投資的機會。

*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。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,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,以確保您了解風險。差價合約(CFD)是槓桿性產品,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。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,請謹慎投資。查閱詳情


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?
相關文章